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续航贼差的飞机,于是思考了一下怎么增加续航
决定续航最根本的其实是电池的容量和整个系统消耗的功率的关系,即续航时间(h)=电池容量(Wh)/系统功率(W),其中系统功率包含了电池内部的发热功率、动力系统功率、飞控系统等其他设备的功率,飞控系统等其他组件的功率在给定任务条件下基本上是确定的,所以就不去多追究,那么剩下的就是电池自身的功率和动力系统的功率。
这里说一下,我比较喜欢用wh来考虑电池的容量而不是mAh或者Ah
电池自身消耗的功率我没搞懂,暂且不论,考虑动力系统这部分,如果只考虑电池外电路且假设其他设备的功率可忽略不计,那么
续航时间(h)=电池可放出电量(Wh)/动力系统功率(W) =电池可放出电量(Wh)*力效(g/w)/拉力(g) 理想的悬停可以认为拉力等于重力: 续航时间(h)=电池可放出电量(Wh)*力效(g/w)/质量(g) 从式中可以看出,增加电池以及增加力效可以增加续航,我们先看力效, 力效(g/w)=拉力(g)/输入系统功率(W) =拉力(g)*电气系统效率/电机输出功率(W) 这里电气系统效率包括了电调、电机效率,高效率的电机和电调组合有利于增加续航 电机输出功率(W)=扭矩(N*m)*转速(rad/s)
代入力效公式即: 力效(g/w)=拉力(g)*电气系统效率/扭矩(N*m)*转速(rad/s) 扭矩就是螺旋桨的旋转阻力对电机轴的力矩,拉力、扭矩、转速三者有紧密的联系,涉及到螺旋桨的一些计算,先写到这吧,后面推导出来了再更(微积分渣渣表示脑壳痛{:2_36:}) |